万万没想到,好多小姐姐都喜欢晚上去桂林这些地方!

栏目:本地新闻 ┊ 发布时间:2019-04-17 ┊ 人气:

  \

   游客夜游东西巷。

  从春节假期到“三月三”,夜间旅游成为桂林旅游市场的一大特色,愈发多元的“夜游”项目为城市的夜间经济注入了活力。夜间旅游经济的兴旺,得益于桂林购物、餐饮、电影、灯光亮化工程的城市整体提升,未来城区和县域也计划将有更多资源投入夜间旅游市场。

  随着游客夜间旅游参与度越来越高、消费意愿越来越强,夜间旅游有望成为桂林休闲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方向。

  夜游桂林有哪些耍法

  朝九晚五的工作节奏,会让桂林的年轻人感慨“阳光下的城市是他们的,月光下的城市才是自己的”。

  刘舒然是一位挺文艺的桂林姑娘,现在本地一家院校做后勤工作,特别喜欢看书。近段时间,她隔三差五会到市内一家不打烊的24小时书店窝一个晚上。“其实并不是看书熬夜看通宵,而是看完自己喜欢的书,和书吧来自天南地北的小伙伴们聊聊天,还可以在隔壁的书店主题酒店休息,这让我兴奋之余似乎找到了小小的寄托——— 终于可以在群书中睡去。”

  刘舒然注意到,到这家书店和酒店的外地年轻人越来越多,24小时书店已经成为了桂林流行文化中一种特立独行的存在。“碰到过广东、北京的读者,也有香港过来的,大家在书桌旁聊聊自己看的书,谈天说地也能增长很多见识。”

  夜间书店是近年来流行起来的一种夜游模式,传统的观赏、电影、餐饮、娱乐也在桂林的夜游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

  上个周末,从山东青岛来桂林旅游的游客宋先生今年57岁,他和家人白天就在酒店休息,等到晚上8点才登上两江四湖的游船,将桂林美不胜收的夜景尽收眼底,10点他们又到达了象山景区观看大型实景演出——— 象山传奇。而自由行来到桂林的广东小伙刘先生则是选择带着女朋友在东西巷“浪”,一组接一组地自拍完之后,他们在影院看了一场电影,此时已是凌晨,他们又约上了几个同伴一起去品尝马肉米粉。

  不同年龄不同生活习惯的游客在桂林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夜游项目,在他们看来,白天“赶景点”式的旅游方式远不及夜间感受城市文化来得深刻。

  为城市夜晚注入活力

  旅游研究和数据也表明,发展夜间旅游正当时,夜游模式正成为旅游者的心头所好。

  近日,在中国旅游研究院举行的“夜间旅游系列研究成果发布会”上,院长戴斌表示,相对于白天走马观花在景区打卡,夜晚的休闲更有助于游客对当地文化的感知与生活方式的体验。

  中国旅游研究院夜间旅游专项调查数据表明,当前游客夜间旅游参与度高、消费旺,九成左右游客有夜间旅游的经历,2019年春节期间游客夜间消费占目的地夜间总消费近三成。

  桂林作为中国旅游的风向标,夜间旅游业成为了新的趋势。桂林旅游学院教授粟维斌拿出了一组数据:2018年,桂林共接待国内游客1.06亿人次,其中过夜游客4181.05万人次,占国内游客总量的39.29%。

  在桂林,观光游船、主题灯会、文化体验活动成为夜间旅游热度风向标。“三月三”期间,秀峰区在依仁路举办的“民族歌圩节美食活动”,结合传统文化和美食,在晚上10点仍能吸引众多游客参与。

  而在携程、驴妈妈等旅游平台上,夜游产品订单稳步增长。2018年,驴妈妈带有“夜游”标签产品订单数同比增长9.0%。比如,桂林的“夜游象山”等项目也吸引了上万人次购买。

  除了传统旅游项目,愈发多元的夜间消费场景为城市的夜晚注入了活力。

  在市中心一家餐饮店,在传统宵夜的基础上推出了“夜茶”项目,把早茶、午茶的餐点搬上了宵夜餐桌,晚上10点以后仍然是顾客盈门,一直营业到凌晨3点。

  在夜间外卖市场,大量的游客流量也带来了新的消费能量。据美团平台大数据显示,2018年夜间餐饮消费同比增长47%,领先于日间餐饮消费45%的增长率2个百分点。在桂林,美团等平台的夜间餐饮消费集中于晚上6点到深夜0点,这6个小时的交易额占夜间餐饮消费总额的九成。

  城区县域都在打造夜经济

  在一些地方,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别是一二线城市,专门出台了发展夜间旅游经济的政策。

  比如南京下发了《关于推进夜间经济的实施意见》,为南京打造国内知名的“夜金陵”夜间经济品牌。西安正在打造“不夜城”,采取打造特色夜游街区、实施夜景亮化提升工程、开展多主题夜间文化演艺活动、鼓励商户延长营业时间等方式,使“夜游西安”成为当地旅游的新亮点。

  广州曾是最早重视“夜间经济”的城市之一,凭借夜宵夜市、夜场电影、国际灯光节、珠江夜游等不同形式掘金“夜间经济”。

  作为旅游城市的桂林,发展夜间旅游市场也是大势所趋。业内人士认为,如今很多自驾游、动车游的游客到达桂林后,有很多一部分只是短暂停留,很快将前往阳朔等地继续行程,要想吸引这些游客留在桂林消费,桂林要有更多元化的旅游消费基础和元素。

  近年来,桂林城市的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和景区亮化融为一体,市中心商圈在东西巷、逍遥楼等一批旅游地标建筑加入后,夜间旅游市场明显活跃起来。而在高新万达、叠彩万达、秀峰区尊神庙夜市等新地点,也正在逐渐形成购物、餐饮为主的夜间经济场所。

  在市区之外,随着全域旅游的版图越扩越宽,一些县域也在打造自己的夜游体系。兴安县灵渠景区从去年7月开始启动夜游项目,新安装了几千盏夜游景观灯,漓江下游的平乐则计划在今年将印山旅游码头、茶江风景桥、昭州文化广场投入使用,并推进三江六岸亮化工程,充分发展夜游平乐。

  夜桂林还缺些什么?

  一座城市想要形成系统的夜间旅游经济,除了商业项目和灯光亮化工程必备之外,还必须包括购物、餐饮、电影等休闲产业投入。

  发掘“夜桂林”,未来肯定将有更多资源投入夜间旅游市场。

  从商业角度来考虑,部分景区通过亮化工程打造夜景,依靠漓江来打造欣赏桂林夜景的最佳地点,收获了不错的效果。一些主题乐园型景区多以开放夜场形式激活夜间经济,同时,夏季音乐节、啤酒节也是景区探索夜间经济的常见方式。

  业内人士认为,桂林夜间旅游经济还可以因地制宜,利用好桂林特殊的地域历史、民俗和文化精华,针对不同的季节设计产品,以精准营销,有效增加二次消费。在充分挖掘当地的夜间休闲资源、场所和项目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转化为有文化、有品位、有韵味的“夜生活”,带动游客广泛参与,打造桂林自己的“网红”夜间消费场所,壮大夜间消费市场。

  同时,夜间旅游的前景虽好,景区在打造项目时也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一家旅行社负责人表示,夜间市场固然要抓住,但景区在选择引入夜间旅游项目时,一定要考虑好餐饮、住宿等配套服务,不然也很难留住游客。

  此外,随着夜间旅游的兴起,必然会带来电力、自来水、公交、公共卫生、市政管理、安全保卫和应急救援等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压力,需要城市管理部门加大相应的投入,提升公共治理水平。

  “夜间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城市的公共服务能力,“夜间经济”发达的城市背后都有着一整套公共服务配套体系做支撑,例如目前桂林的公共交通服务就无法满足夜间旅游的出行需求。

  随着桂林城市化进程加速、消费结构升级,夜间经济将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反过来看,夜间经济的发展需要配套设施建设,也将极大完善城市空间布局和提高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发展夜间经济也是城市所需。

  记者沈青 文/摄

更多精选报道尽在桂林多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