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北粮仓”粮食生产如何实现“V”形反转?-桂林生活网新闻中心

栏目:本地新闻 ┊ 发布时间:2022-12-08 ┊ 人气:

  “桂北粮仓”粮食生产如何实现“V”形反转?

  10月初,灵川县兰田瑶族乡两合村委的村民在收割稻谷后,又喜抓禾花鱼。当地“稻+鱼”生态种养模式,助力村民多途径增收。

  10月初,灵川县兰田瑶族乡村民在欢庆五谷丰登。

  金秋时节,全州县大仙村的千亩梯田尽披“黄金甲”。

  □本报记者秦丽云 文/摄

  时下,桂林已进入寒冬。但是刚刚过去的秋收时节,桂北大地广袤田野铺展的斑斓画卷,依然让人沉醉。从桂林市最北端的全州县,到最南端的平乐县的桂江两岸,素有“桂北粮仓”美誉的桂林,稻香阵阵,仓廪殷实。

  日前,记者从桂林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截至目前,2022年全市完成粮食种植面积524.62万亩,同比增加14.61万亩,完成全年计划任务510.02万亩的102.86%。其中,秋粮已收获256.93万亩,占全年粮食生产面积的50.38%。

  每一年的丰收,看似寻常,实则并不寻常。记者查阅2015年至2021年的桂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了解到,过去7年间,我市的粮食种植面积和粮食总产量的数字曲线均呈“V”字形变化。其中,2015年的粮食种植面积达570.6万亩,全年粮食总产量达206.29万吨。2016年至2019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不断降低,2019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降至495万亩,是被统计的7年中的最低点;2019年的粮食总产量为169万吨,是被统计的7年中的最低点。而从2019年触底反弹后,全市粮食种植面积和粮食总产量不断回升。其中,2019年至2021年的全市粮食种植面积分别为495万亩、505.89万亩和510万亩;粮食总产量分别为169万吨、176.93万吨和179.16万吨。

  桂林如何使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从不断减少转向不断回升,连年重“夺”丰收?连日来,记者走进广袤田园,从泥土的芬芳中探寻最接地气的答案。

  粮以地为本,农田要用来生产粮食

  民以食为天,粮以地为本。

  党中央、国务院一直以来十分重视国家粮食安全。今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耕地红线,才能“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过去的数年间,桂林市严格落实党政同责,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工作。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听取汇报,研究布置粮食生产工作。桂林市农业农村局采取多种举措,推进粮食生产工作。近年来,我市建立了一批高质量的粮食生产示范点,以点带面促进全市的粮食生产,推动落实粮食生产工作。

  “这片稻田,去年年底时还是一片柑橘园呢。”今年10月底的晚稻收割时节,永福县苏桥镇石门村支书韦建斌指着村里一片金黄的稻田感叹道。过去10多年来,石门村村民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陆续放弃粮食种植改种砂糖桔。最多的时候,整个村委下辖的14个自然村屯种植砂糖桔1.3万多亩,其中约一半土地是耕地。今年3月,石门村开始了“退柑还粮”工作,将砂糖桔树清除,经过改造后因地制宜种植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目前,“退柑还粮”工作已完成280余亩。

  同样是在今年3月,兴安县溶江镇以半圩村委为试点,组织成立半圩村委种植养殖合作社,深入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退果还粮行动,让“沉睡资产”焕发新的生机。今年清明前后,合作社第一期承包村里土地400多亩,其中包括撂荒田70多亩、退果还田50多亩。

  要清退,但是不能“一刀切”。“对于在永久基本农田种植果树及其他非粮食作物的现象,我们根据不同情况研究制定不同的处置方案,引导种植户逐步有序退出。”灌阳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蒋秀云介绍,该县在“退果还粮”过程中,根据种植户所种果树的生长情况确定清理整治顺序。以柑橘树为例,对处于患病阶段的柑橘园,以及处于退化失管、低质低效的柑橘园,第一时间清理;对处于丰果期的柑橘园,则向种植户讲清政策,在其自愿的原则下,逐步退回耕地恢复种植或置换补充。此外,对于自愿“退果还粮”的种植户,还引导农户采用“稻+”的复合种植模式,套种蔬菜、收籽油菜、小麦等作物,既保障农民收益又稳定粮食生产面积。从2020年至今,灌阳县“退果还粮”面积已达6694.4亩。

  政策奖补,给种粮户吃下“定心丸”

  今年,为实现桂林市年度粮食生产播种面积510.02万亩、产量179.61万吨目标任务,我市出台了一系列粮食生产支持鼓励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4月18日,桂林市人民政府印发《2022年桂林市稳粮食兴产业强农业扶持暂行办法》,其中明确规定:与村委或农户签订规范的租赁合同或协议书,种植水稻面积相对集中连片200亩及以上的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可以获得扶持。“这一政策的实施,旨在发挥政府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撬动社会资本支持农业生产发展,提升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科科长王双芬介绍说。

  过去的一个多月里,灌阳县种粮大户蒋七连都和乡亲们忙碌在600多亩稻田里,抓禾花鱼,抢收稻谷。2017年,蒋七连承包了灌阳县黄关镇李官村下湘洞的300多亩闲置农田。2021年,蒋七连的种粮面积扩大到600亩,并因采用“稻+鱼”的种养模式,可享受种粮的各种补贴共计每亩700多元。“种粮能享受到这么多的奖补政策,让我们种粮的积极性更高了,也助力我们把粮食种得更好!”蒋七连感叹道。

  据悉,灌阳县今年将“退果还粮”等耕地“非粮化”治理工作任务分解到乡镇,并纳入年终绩效考评。今年4月,灌阳县人民政府印发了《灌阳县发展特色产业乡村振兴三年(2022-2024年)奖补方案》,其中明确:带贫主体发展优质稻产业达到产业发展要求和带贫要求的,经验收合格后,按700元/亩的标准对带贫主体给予奖补;发展甜糯玉米、杂粮杂豆产业达到产业发展要求和带贫要求的,经验收合格后,按600元/亩的标准对带贫主体给予奖补。今年以来,灌阳县共发放稳定粮食生产的产业奖补资金共计172.92万元。

  “据全州农情信息调查,今年我县粮食种植目标任务是110.8万亩,实际种植面积112.87万亩,同比增加1.83%。全年粮食总产量39.32万吨,与去年粮食总产量38.76万吨相比,稳中略增。”11月23日,全州县农业农村局种植业股股长蒋启斌说出这一串数字,感慨万千。蒋启斌说,今年是不寻常的一年,早春低温多雨寡照,6—7月又遭遇罕见的洪灾,下半年出现大旱情,粮食生产迎接了种种挑战。在他看来,这是个来之不易的丰收年,与该县实施耕地地力保护、实际种粮一次性补贴、稻谷生产补贴等一系列与粮食生产有关的惠农政策密切相关。

  据蒋启斌介绍,全州县今年已完成实际农民种粮一、二、三批一次性补贴面积累计117.275万亩、补贴对象累计234650户,发放补贴资金累计约2620万元;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标准101.28元/亩,补贴面积45.87万亩,补贴对象15.81万户;落实2022年桂林市稳粮食兴产业强农业扶持奖励办法,预计年底完成面积6.26万亩,向上申报资金797.8万元;其他双季稻轮作补贴、稻谷生产补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补贴、收籽油菜扩种面积补贴等预计在12月底前落实到位。“正是这些政策的实施,有效提高了种植户的种粮热情!”蒋启斌说。

  11月初,灵川县兰田瑶族乡兰田村委的村民梁运喜在刚收割完稻谷的十几亩水田里播下了一批菜种子。一年来,梁运喜一直围着稻田转,从种双季稻,到养殖禾花鱼,再到利用冬闲田种菜花,忙得不亦乐乎。用他自己的话来形容,忙得不亦乐乎是因“心里有底”。而让他“心里有底”的,正是种粮补贴政策。

  记者从兰田瑶族乡政府了解到,该乡2022年地力耕地保护补贴99.9元/亩;符合条件的种植户在发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时,补贴800元/亩;低效柑橘果园转产,补贴800元/亩等。其中,兰田“稻+鱼+菜”的补贴最高,达2000元/亩。

  “正是补贴政策让我们种植户吃了‘定心丸’!”梁运喜说,他联合周边两河村委、南坳村委的村民,对三个村委的撂荒田、“退果还粮”田等70多亩统一管理,栽种水稻,为当地稳粮食生产助力。

  科技助力,用好技术种好粮食

  如果说各种种粮的奖补政策提高了种粮户的积极性,那么科技力量的加入,则为广大种粮户保驾护航,让高质量产粮变为现实。

  今年56岁的马光元是兴安县溶江镇种粮大户。规模化种植,并全程实现机械化作业,正是马光元与当地其他普通种粮户的最大区别。在马光元经营的溶江镇圆缘家庭农场内,摆放着插秧机、耕地机等大型农耕机械,建有育苗场、烘干厂,实行育秧、插田、杀虫、收割、烘干全程机械化生产。近年来,单是在农业机械化方面的投资,马光元就花了300多万元。

  “以往锄草靠锄头,除虫靠背喷药器,一个人根本管不了几亩田。”马光元感慨说,如今插秧机一启动,一台机器一天就能插秧三四十亩;农用无人机一天可以完成500亩左右稻田的杀虫或施肥工作。

  “从‘田里跑’到‘天上飞’,农业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一个人就能管理成百上千亩地,把饭碗端稳,还能是难事吗?”马光元开心一笑。

  种粮现代化、机械化,只是科技助力粮食生产的一部分。从“吃饱饭”向“吃好米”过渡,就要种植优质的水稻品种。在桂林,水稻品种不断优化,粮食产量不断提升,农技人员的付出,功不可没。

  据桂林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粮食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时段,该局多次派出农业生产指导组到县(市、区)进行调研指导;为克服天气对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该局与国家统计局桂林调查队、桂林市气象局建立天气会商机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促进全市农业生产。此外,该局编发粮食生产专报7期,把好的经验进行转发,好的种植技术进行分享。

  王世杰是桂林市农业农村局综合发展中心的一名推广研究员,每年的大部分时间,他都和同事们下乡,走进稻田,为水稻的生长“问诊把脉”。近年来,王世杰负责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监测水稻新品种的生长情况。据他介绍,每年都会有新的水稻品种产生,但是哪些水稻品种更合适桂林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等,需要农技人员花费心力开展优选优育工作。新品种种下后,农技人员会定期监测、取样,并根据水稻的不同品种,认真选点、随机测量,仔细测量水稻的株高、有效穗、行距和株距。最后,通过试验鉴定新品种在我市的丰产性和适应性,为农民选种和实现高产提供直观的样本和依据。

  全州县龙水镇万穗稻鱼综合种养示范区推广的优质中晚稻品种,正是农技人员辛苦选拔出来的。蒋清科是该示范区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每年示范区都会拿出几十亩田,在各级农技人员的指导下开展水稻新品种试种。今年示范区试种了4个中晚稻新品种。其中两个新品种亩产量高达600公斤左右,相比其他中晚稻400—450公斤的亩产量,“非常喜人”。明年,蒋清科计划把这两个优质新品种推广至1500亩,积极扩大优质稻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稻+N”模式,让“一田多收”成为现实

  稳粮食生产的过程中,如何最大化提升土地产值和效益,开启致富新“稻路”?桂林的广大种粮户在不断探索中形成了“稻+N”生态综合种养模式,让“一田多收”成为现实。

  11月下旬,在荔浦市修仁镇大榕村东皋园稻蔬轮作示范核心基地,村民们正忙着在100多亩水田里采收荔浦芋。“80后”的王仁生是桂林东皋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也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娃,一直对土地充满感情。“这100多亩田去年种的是水稻,今年就换种荔浦芋。还有50多亩水田,去年种的是荔浦芋,今年种的就是水稻。”王仁生说,这种稻蔬轮作的模式,能非常有效地提高农作物对病害的抵抗力,还能提质增效。

  据王仁生介绍,依靠稻蔬轮作模式,今年该基地种植的中晚稻和荔浦芋,没有喷洒任何农药,全部采用绿色防控技术,均获得了丰收。其中,中晚稻亩产达500多公斤,荔浦芋亩产1750—2000公斤。此外,稻蔬轮作模式生产的农产品品质好,也赢得了好口碑。该基地生产的荔浦芋经权威检测,连续2年128项农残指标都是未检出;5大重金属(铬镉铅砷汞)指标都优于国家标准。2022年4月,该基地生产的荔浦芋获得供港认证。

  近期,在恭城瑶族自治县栗木镇,村民龙国军正忙着用冬闲田进行二次创收。龙国军种粮面积达400多亩,是该县数一数二的种粮大户,也是当地推进“水稻+”模式的模范人物。近期,他带领村民们在部分冬闲田里种下了一批土豆。今年3月份,他已在300亩冬闲田里收获了总价值达150万元的土豆。尝到甜头的龙国军今年冬季再次利用冬闲田种土豆,还多搞了一个“花样”——种下了一批油菜。

  “巧用冬闲田,不仅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还能带动乡亲们增收,何乐而不为?”龙国军说。

  在桂林广袤的乡村田野里,种粮户们纷纷探索“稻+N”模式,拓展增收“稻路”。在灵川县潭下镇薛家村,村民发展“稻+鱼、稻+蛙、稻+菜”等“稻+N”生态种养模式,大幅度提高稻田综合效益的同时,特色产业也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在平乐县青龙乡,各个村委的村民结合各村特色,发展“稻+香芋”“稻+茨菰”等复合轮作模式,2022年全乡香芋种植总面积达6000多亩,产量超万吨,年产值达5400多万元……

  仓廪实、衣食足,是亿万农民挺直腰杆的最强底气。桂林在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同时,要丰收更要增收,“桂林人的饭碗”也将因此端得更稳。


更多精选报道尽在桂林多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