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文化艺术

栏目:历史 ┊ 发布时间:2019-04-05 ┊ 人气:

 ◇广西大鼓

鼓曲类鼓词分类曲种,原名桂林大鼓,形成于1962年,曾受京韵大鼓刘派传人小映霞(张秀颖)的指拨,,讲究架子功,表演潇酒利落,刚柔有致,长于演唱“武段子”。有影响的创作曲目是《特别慰问品》、《太平军将军桥大捷》《好庭长》、《雷锋语录》、《西沙之战》等。基本曲调由旧时乞丐所唱“千家赞”演变而来,又从“桂林弹词”等曲种音乐吸取精华,逐步形成有独特风格、联曲与板式变化相结合的综合曲体。其中无板眼节奏的讲唱韵白曲调,似唱非唱,似讲非讲,讲唱结合,浑然一体,很有韵味,极富特色。伴奏乐器,以大三弦为主,配以琵琶、中胡等,技法借鉴于京韵大鼓,曾试验使用过梆子与脆鼓,现在则由演员自行掌握的鼓和云板所取代。 
◇广西文场音乐
由唱腔曲牌与器乐曲牌组成。唱腔曲牌分大调、小调两类。大调又有[越调]、[滩簧]、[丝弦]、[南词]四类(俗称四大调)。[越调]擅表欢乐,[滩簧]宜表怨怒,[丝弦]常表衰思,[南词]则适用于哭诉。其中除[南词]外,均各有派生曲调,叫[垛字]或[垛子]、[课子调],[垛字]节奏明朗,灵活性大,往往在唱词过长唱段过多而情绪又需变化时应用。小调有[马头调]、[满江红]、[打扫街]、[骂玉郎]、[寄生草]等约80首,由于数量多、各有特色,加上大量衬词衬腔可资运用,使小调色彩显得更鲜明,更生动活泼。大调唱词多为七言、十言上下句,小调多为倚声填词。器乐曲牌,俗称过场音乐,有[一枝花]、[绮罗香]、[望妆台]等约20首,多由民间乐曲或姐妹戏曲移植过来。伴奏乐器,以扬琴为主,加上琵琶、小三弦、胡琴,笛子(俗称“五件头”),后来又增加调胡、二胡,以阮代替一度使用过的月琴、秦琴。击节乐器除板鼓外,还有碟子等。 
◇桂林民歌
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与劳动相联系的笛篙歌(渔歌)、山歌等;与民族相联系的龙船歌、贺郎歌、伴郎歌、婚礼歌、哭嫁歌、孝歌等; 与娱神祭祀相联系的跳神歌曲;与宗教相联系的回族歌曲;有一定娱乐、欣赏价值的民间小调和一些乞讨、行业叫卖性歌谣等。最普及、最有地方特色的是山歌和龙船歌。山歌曲调简单、朴实,节奏自由,在农村广为流行,不同民族、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曲调,多为上山砍柴或田野劳动时,即兴编唱、有独唱,也有对唱。龙船歌流行于桂林江河沿岸,漓江一带流行套曲8首,即集人歌、出船歌、游船歌、扒船歌、连船歌、赢船歌、湾船歌、扯船歌; 而桃花江沿岸一带则有套曲13首,即拉船、装龙头、开船、游江、二江、转艄、上滩、招旗、催艄、饮酒、喊兵、得胜、收兵。龙船歌曲调热列奔放,节奏感强,一般一人领唱,伴以铿锵鼓声。唱词多与悼念屈原、颂扬龙王、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有关。 
◇桂林杂技
为适应外事和旅游业的需要,而成立的桂林市专业性杂技团。该团自成以来,先后为喀麦隆总统阿希乔·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菲律宾总统马科斯的夫人和到朝鲜罗马尼亚、南斯拉夫、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几十个国家访问演出,观众达数10万人次。主要节目有《钻地圈》、《水流星》、《狮舞》、《双顶技》、《倒立晃圈》、《绳鞭》、《顶碗》、《顶安》、《口技》、《杆竿》、《调吊》等50多种节目,主要演员有吴汉生、吴候生、廖伟林、胡小红等。 
◇桂林渔鼓
鼓曲类道情分类曲种,又名广西渔鼓,是广西代表性民间说唱艺术形式之一,由道情演变而来,受湖南渔鼓影响颇深。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说唱艺术是在本世纪50年代初,以艺人王仁和自编自唱的现代曲目《王老头子学文化》为代表作。传统渔鼓演唱形式简单,一人“打单筒”,自敲自唱。现在则较灵活多样,有二人或多人的“走唱”,以唱为主,表演为辅。过去,除鼓与板,没有别的乐器,现逐渐发展成包括中阮或琵琶在内的民乐伴奏模式。 
◇桂剧
桂林地方戏,广西代表性剧种之一,属皮黄戏系统。清代雍正年间,桂林有“独秀”等戏班,演唱昆山腔、弋阳腔。乾隆、嘉庆年间,安徽艺人肖某邵某在桂林设馆,教习徽调。此后几种戏曲声腔逐渐融合,初步形成以弹腔为主、均有高腔昆腔吹腔梆子腔杂腔的桂剧唱腔。道光、咸丰年间,祁剧传入。由于戏路接近、语音相似,祁、桂艺人长期同台、同剧演出,使桂剧声腔、演技深受影响,发展日臻成熟。光绪二十二年(1896),唐景崧为“桂林春班”撰写《看棋亭杂剧》40出,成为桂剧第一批独有剧目。本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著名戏剧家欧阳予倩为桂剧创作、改编和加工整理一大批新剧目如《梁红玉》、《打金枝》、《断桥》等,并经他指导排练,参加1944年西南剧展展演,效果极佳,广获好评,桂剧从此进入中国十大戏曲剧种行列。杜剧剧目,至今多达千余出。桂剧表演,唱做念舞俱重,尤以唱工细腻、做工传神见长。声腔音乐,以南路(二黄)、北路(西皮)为主,均有各种板式和背弓(反调)。伴奏有鼓、云板、大小锣、大小钹、胡琴、月琴、三弦等。角色有生、末、外、小、武、旦、占、贴、夫、净、副净、末净、丑、 、杂15行。历代著名桂剧演员有蒋晴川、林秀甫、谢玉君、方昭媛、尹羲、王盈秋、蒋金凯、刘万春、周文生、苏飞麟、龙民介、蒋金亮、秦彩霞、筱兰魁、罗桂霞等。
◇傩戏
又名神剧,是在傩舞(俗称跳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同于一般戏剧,没有生旦净丑之分,也没有系统化、规范化的表演程式。一般由1至3人着彩衣戴面具表演,格调古朴,模拟动作多,有生活气息。演技受彩调影较大。有大戏、小戏(或称长剧、短剧)。小戏剧目有《梁吴太保进茶山》、《土地神》、《鲁班》等。大戏剧目有《沉香救母》、《孟姜女》、《哪吒太子》等。艺人称唱本为“神书”,唱腔、曲牌为“神歌”。“神歌”除原有的傩舞音乐外,还吸收彩调一些声腔,运用联曲手法演唱。没有专业演出队伍,戏班临时组合。多在酬神还愿或进行祭祀活动时演出,有时也作有薄酬的纯娱乐演出。
◇彩调剧
俗称调子、彩调、彩灯、哪嗬嗨等,属灯戏系统,源于桂林地区农村歌舞、说唱衍化而成的“对子调”。彩调剧约500种,从形式上看有独角戏、对子调、大调戏、三小戏、出头戏、对台戏等。《王三打鸟》、《孟姜女》、《三看亲》、《刘三姐》、《王婆哭鸡》、《盘花》等,彩调行当有生、旦、净、丑之分; 脸谱有大花脸、老脸、草脸、小花脸等,主要道具是扇子、手中和彩带,俗称为彩调“三件宝”。声身分腔、板、调三大类伴奏乐器,有调胡和鼓锣绕等,历代著名彩调演员有廖四姑、罗少庭、冷桂甫、文子都、谢洛舟、俸化眉、张桂妹等。 
◇零零落
杂曲类曲种,广西代表性曲艺形式之一,流行于桂北官话地区,因帮腔衬词为“零零落”得名。起源于宋、元期间穷苦人唱的乞食词“莲花落”,至清道光年间臻于成熟,有7种唱腔,多由两人演唱,一人领唱,一人承包尾末字接唱帮腔。多演唱民间故事如《祝英台》、《孟姜女》等,和一些抒情或讽刺性小段。长的可唱两三月,短的只需三、五分钟。反映现实生活的新创曲目如《新官上任记》、《车站轶闻》、《红棉似火》、《腊梅花与点子多》等,曾在广西或全国曲艺大赛中,获得奖励和好评。 
◇桂林弹词
鼓曲类弹词分类曲种,又名“广西说唱”、“广西说书”,形成于本世纪50年代初,艺术风格、样式受影响于长沙弹词。创始人为已故著名艺人王仁和。其自弹自唱的实验性曲目《根深叶茂》首开桂林弹词纪录。其后《黄继光》、《董存瑞》、《英雄花》、《要学青松迎太阳》等曲目相继问世。近20年来,又创作、移植和演唱了《赔茶壶》、《剥画皮》、《爆破英雄》等。桂林弹词声腔,是熔桂北民歌、曲艺、戏曲旋律音调与长沙弹词[平板]、[散板]于一炉的出新产物。曲调简朴流畅、跌宕自如,依靠板式、节奏的灵巧变化完成说唱任务,伴奏乐器是大三弦,演员自弹自唱,极为灵活轻便。

更多精选报道尽在桂林多飞网

下一篇返回列表 上一篇兴坪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