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琪:尽力打造“桂林文化”的一个小出处

栏目:文化 ┊ 发布时间:2018-11-03 ┊ 人气:

 刘玉琪,和她熟悉的朋友都称她为玉姐姐。

  认识玉姐姐,是因为要筹备“流金岁月50年”桂林城市记忆文化直播栏目,想找一个有文化氛围的场地。

  “找有文化的感觉?你可以去玉茗堂看看!”

  打电话的时候,刚好玉姐姐人在成都,但仅仅是一通电话,她就明确可以把地方借给我,让我颇为感动。

  约访玉姐姐是在一个午后的冬天,阳光透过纱帘,好一副绝美的午后悠闲图,让我不禁想起这么一段话:“我想有个小院,有书,有茶,还有开的正美的花。午后,沐浴着暖暖的阳光,坐在花丛中读一本喜欢的书或信笔涂鸦。周末,约上几个好友,在花香里聊聊天,喝喝茶……”

  “你这地方真是好。”

  “嗯,来过的人都觉得挺好。”玉姐姐回答。之后我们便开始聊起她和她的玉茗堂。

  

  “我希望玉茗堂要有强烈的传统文化气息,也能传达出桂林在地文化的精髓和思想。”

  玉姐姐是陕西人,工作至退休后,2012年在繁华的正阳路步行街开了一间小小的茶店,卖些筐筐的本土六堡茶和瓶瓶罐罐的陶器,日子倒也悠闲,时常遇见江湖上各路高手和“奇葩怪人”来此“切磋”茶艺、文化,听着他们高谈阔论,她在一旁笑靥如花。“一切似乎准备齐当,但总觉得没有找到引领我重新迈步前行的那缕魂魄。”

  直到有一天,因为朋友推荐的一篇文章,才让玉姐姐后来玉茗堂的定位才逐渐清晰起来。

  “我把玉茗堂定位为桂林文化的传播地,当时真是机缘巧合。我有一个朋友,他主导一本党内刊物,有一次,他给我推荐了一篇叫《广西文化符号》的文章。这篇文章的作者我也是认识的,叫黄伟林,是师大文学院的教授。据说他在广西文化界的影响力相当于余秋雨中国文化界的影响力!看完这篇文章,我深感触动。当时就在想,桂林是旅游城市,文化符号特征更为明显,我何不试试?”

  

  刚巧有一天,在玉姐姐新开的店里,黄教授居然逛进来了!他对玉姐姐说,你这个店的东西都蛮有特色的。玉姐姐惊喜之余回答说,那都是按照教授您的要求布置的,您指点的,肯定是好呀。黄教授很是惊讶!

  两年前,玉姐姐决定从步行街搬到偏安一隅的西岭御景小区,从茶室变成茶居。这里茶叶、茶壶依然有,书架就摆放在茶室上边的小客厅,三间房间简朴温馨,少了些商业气息,多了丝家的味道。“从繁华的步行街,到这个地方,说心中一点不惶惑那是假的,但正是在这一锄一镐的整理,一砖一石的建设中,梳理出了玉茗堂今天这条运营思路。”

  “影响有影响力的人,会让中国传统文化、桂林在地文化能更好更快的传播出去。我希望尽自己的能力把这里打造成为一个桂林文化的小出处。”

  “存在玉茗堂里的藏书,有桂林人写的、桂林人写桂林的、非桂林人写桂林的,都有。”

  “存在玉茗堂的这些藏书,有一些记录桂林本土文化的,真的就是一座桂林文化宝藏!就像这本书,记录、研究桂林文场的,就出自桂林文场传承人何红玉之手。她是60年代的一个矿业专业女大学生,在那个年底基本上是天之骄子中的“凤毛麟角”了,后来她成为当年桂林地方曲艺演艺界里的唯一一个大学生。为了继承文场,她甘愿放弃一切,潜心研究;几十年来,她只有一件事情:就是怎么把文场发掘出来,传承下去。”

  

  玉姐姐介绍,玉茗堂这上百本的存书,都是她和作者或者这些书的编辑们要的,不少书上面还有原作者的签名。玉茗堂的书,涵盖了民间文学、民间艺术、大师画作等诸多作品。“你如果看完书架上面的书,你就能足够了解桂林,桂林的历史、文化,以及民间民俗。不少客人到我这里之后,就取消了原先的游玩计划,就是因为要看书!”

  

  玉茗堂的书架上,摆放着各种关于桂林文化研究的书籍以及珍贵文献,传统文化、民间艺术、人文历史、城市记忆等,不像其他民宿书架上那般繁杂,堂主只是想简简单单的做好桂林在地文化的研究和宣传,让远道而来的客人们真实的感受到“民宿”与“民俗”。对于外国客人来说,玉茗堂传播的是中国文化,对于中国客人来说,玉茗堂传播的就是广西本地文化,桂林的文化。

  “来到玉茗堂的客人,有学术界、文艺界、商界、科技界、教育界等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的精英。”

  “我希望玉茗堂就是一个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朋友的私人聚会点。目前到玉茗堂的客人,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化人比较多,他们经常在我的店里住下、留下。其实我也有个私心,除了给大家提供一个文化聚会的地点外,还希望这些人来到玉茗堂,我们通过交流,他们能带来很多不一样的信息,让我能感受到不一样思想和文化的熏陶。”

  

  玉姐姐介绍,目前来到玉茗堂的客人,有一部分人是各行各业的精英,而且都是靠朋友间的相互转介而来。“玉茗堂没有做大量的推广,也没有在OTA网站外挂信息,我希望有相同喜好的人,通过他们之间的口碑传播,让玉茗堂能成为不一样的,能达到人心灵深处需求的一处精神之旅。”

  如今玉茗堂吸引着桂林艺术家们到此开展文创会议,积极承办各类文化公益活动:自媒体“那一座城”线下读者见面会,胡克先生的手机摄影作品展,雷少敏女士剪纸展,作家雪小禅女士桂林读者见面会等,为玉茗堂积累下操办文化沙龙的经验。新年伊始,玉茗堂也作为网易新闻“流金岁月50年桂林城市记忆”直播活动举办地,将此文艺宝地带入大众视野。

  2016年11月,胡克先生手机摄影作品沙龙就在玉茗堂举行。胡克先生之前做过20年新闻记者,他的纪实作品满怀对社会现象的关注,他经常漫步于桂林街头巷尾,用手机记录下城市和市民的变化与期盼,体现真实的桂林文化生活。

  

  

  2017年3月,著名作家雪小禅在玉茗堂举行了桂林读者见面会--即雪小禅《春茗会》。当天,不少桂林当地文化名人共聚玉茗堂,和这位知名的作家面对面交谈。雪小禅还亲手写下字画送给玉姐姐。随着玉茗堂文化体验不断深入人心,越来越多人的名人也注意到这里,也愿意被这份纯粹的文化气息所同化。

  

  (著名作家雪小禅文送玉茗堂)

  此外,自媒体“那一座城”线下读者见面会,也在玉茗堂举办。有着共同喜好,来自四面八方的人在这里畅聊桂林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浓浓的文化气息让人流连忘返。

  

  在玉茗堂接触这么多人,这么多事,让玉姐姐对事对人看法更为清透。

  “其实你看娱乐新闻,你会感觉娱乐界的人都是很不堪的,但我能接触到的娱乐界牛人,个个都像圣人一样,不但功底深厚,人品还是超好。”

  来自英国的客人,品茗闲聊,商量着探访桂北民俗的线路,这个话题,早年也曾为驴友的玉姐姐也是可以给出很有价值的建议。

  开茶居这两年,玉姐姐感觉自己收获最大的,除了见识的提升,就是自己心态更为开放。“你看,玉茗堂这里摆放很多对我来说很名贵的书画和茶具,我从来都不会担心来玉茗堂的住客会带走或者破坏,因为住在这里的人,无论他们的素质,还是修养,都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来玉茗堂的客人,除了品茶住宿,玉姐姐也会教他们做一些美食;香茗美食通过圈内口碑传出去了,一些小型聚会开始找上门来,她们是幼时的发小,儿时的同学,一生的闺蜜;他们是老友同好,寻一佳处切磋交流。寒冷的日子,围炉而坐,一茶在手,时光倒流数十年。来过玉茗堂的客人,无一例外的被其贴心周到的主人服务深深感动,不同于现今市场上千篇一律的团队管理型“伪民宿”,玉茗堂真正做到主人亲自全方位服务,入住接送,提前做早餐,为有需要的客人提供旅游线路设计等等。玉姐姐精心准备的下午茶糕点和美食,为有兴趣的客人提供花式面点制作体验,也是玉茗堂的特色。为住店客人司茶,听他们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的神聊,着实有趣,这也是玉姐姐当初开民宿的初衷。

  

  恰逢万松法师路过此地,一盏清茶,一番清谈,留下一纸赠言,她如醍醐灌顶,顿觉开悟:以美玉般美好的心愿、坚强又润泽的意志修炼自我,以茗茶般的优雅香氛与外界相处,这就是玉茗堂的核心价值。

  “我们的生活都是自己一步一个脚印积累;人生需要沉淀,我们都不能跟原有的东西完全割裂开来:简单一个比喻,就像走楼梯一样,因为有下面的一个阶梯,然后才能走到上面的一个阶梯。”用上一段经历承接下一段生活,这便是玉姐姐的人生感悟。

更多精选报道尽在桂林多飞网